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地震行业分系统建设之路


更新时间:2019-11-29 来源:地震大数据应用中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38颗,包括18颗北斗二号卫星和20颗北斗三号卫星,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透露,今年年底前我国还将再发射6颗到8颗北斗三号卫星,明年计划发射2到4颗北斗三号卫星,至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35年前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之路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一套可以使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于2013年11月启动,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并投入运行,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务。2016年5月18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标志着中国北斗开始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截至2018年11月,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超过2200个地基增强站。2018年5月23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完成基本系统研制建设,具备为用户提供广域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能力。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地震行业分系统建成

开始运行

2016年11月21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填补了全国北斗高精度服务网的空白,初步形成基于北斗的一体化高精度应用服务体系,标志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系统建设迈入边建、边用、边运行、边服务的新阶段。作为首批建设六个行业数据处理应用中心之一,地震行业数据处理中心主要接收国家数据综合处理系统转发的基准站和区域站的原始观测数据及共享的各类地基增强产品,目前已完成机房保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建设,达到了保障和支撑各应用系统及平台可靠运行的目的,实现了与国家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以及实时观测数据和相关地基增强系统产品的接收和存储管理。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8731号 版权所有: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316号 邮编:710054
电话:029-85506506 E-mail:ec_data@126.com